首 页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Navigation
关于法阳
法治新闻
典型案例
法律法规
诉讼常识
律师风采
服务指南
网站公告
大理资讯
快捷通道│Fast passage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点解读
发布时间:2021-09-03 12:07:44 | 点击次数:
 

           从专家起草建议稿到最终通过,历时18年,先后经历了三次审议及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终于在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保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个保法是首部完整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边界,建立起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本制度体系。

 

个保法分为8章,共74条,下面就为大家针对个保法制定的体系和主要法条当中的亮点进行详细解读。

一、明确效力范围

个保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适用本法……”可以看出,本次个保法的出台,首次将其适用范围扩展至域外,拓宽并明确了效力范围。

二、细化“个人信息”的分类,明确特殊类型定义

个保法第二十八条中针对敏感个人信息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即:“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为公民的个人信息提供了更全面、系统的保护。

三、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个保法第五至九条对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1、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

2、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3、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4、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示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5、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保证个人信息的质量,避免因个人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对个人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6、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

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

四、明晰处理个人信息的情形

个保法第十三条对能够处理的个人信息的情形进行了列举式的规定:如取得个人的同意;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或者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等情形。

五、赋予信息主体撤回的权利

个保法第十五条规定:“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能够更好的保障信息主体及所有者的权益。

六、引入“单独同意”的全新概念

个保法在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处理个人敏感信息、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等条款部分,均增加“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理念,在为信息主体提供更细化保护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的处理这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七、严格 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则

个保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通过国家网信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二)按照国家网信部门的规定经专业机构进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三)按照国家网信部门制定的标准合同与境外接收方订立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网信部门规

定的其他条件。

八、明确权利和义务

在个保法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就信息主体的权利和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进行详细的划分、规定。其中个人不但拥有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还能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进行解释说明,而个人信息处理者也需要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并合理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九、规范履行个人信息保护部门的权责

个保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个人信息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而个保法第六章从职权主体到具体的职责行使,对于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十、法律责任

个保法第七章对于违反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法律责任均进行了规定,在给予必要保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自然人个人信息被侵害。

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个人信息的流动和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相信本次《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不仅能够规范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给广大信息所有者提供一个安心的社会环境,给个人信息的使用者敲响警钟,更能为互联网时代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为数据的流通和升级保驾护航。



下一篇: 下面没有链接了
关闭